近兩天的甲醇期貨行情較為穩定。華東江蘇、山東、安徽等地價格小幅下滑;河北與山西地區價格下滑幅度較華東稍大,下滑幅度在60元/噸上下;陜、蒙地區價格維持前期價位;華南地區受地區庫存下降,價格出現支撐,價格連續兩日出現上漲,因其地域性與總量占比對國內市場的整體氛圍帶動不大。
在對比了開工、庫存與價格走勢之后,可以發現2018年甲醇生產企業的整體開工率要明顯高于去年同期,尤其是進入9月之后除9月下旬開工出現較大回落之外,西北開工出現快速上升。這種提升對應的企業情況表現為,3月份至9月份的企業集中、輪流檢修進入尾聲階段,即將要進入長周期的高開工情況,在去除冬季環保限產、限氣等影響的企業之外,供給端冬季發生驟減的變數較低,這也就在矛盾上體現為供給壓制,并且供給壓制的時間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此外沿海庫存本周較上周增加2.7萬噸至76.52萬噸,進口價跌至順掛,進口利潤可能也對期貨盤面與華東現貨造成壓制。
需求端目前還是維持較弱狀態,山東、江蘇的幾套新型下游工廠開工負荷一直沒有大幅度提升,需要長時間消化,冬季可利用的題材相對較少,供給端變數較低的情況下只能更多關注需求端口,尤其是烯烴需求,烯烴的開工是否能提升至正常水平,這是決定目前看反彈比較重要的驅動,目前了解到浙江某廠恢復正常水平,其余依舊維持較地負荷,對盤面影響或許不大。至于燃料需求方面,多地區試點與政策推動,但是由于數據統計難度較大,更多的是靠消費量與供給量之間的缺口加減推導得出,數據顯示存在增長情況,今年由于天然氣的價格較去年而言較低,甲醇對天然氣的替代作用降低。

*數據跟蹤

*港口庫存
(本文章僅供參考!市場有風險,請謹慎操作?。?/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