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前篇觀點(《甲醇 · 重要時間節點臨近,多空分歧將現結果》)繼續分析。
市場觀點整體傾向于:成本支撐下,向下的空間不大,但是目前做多欠缺真正的利多落地驅動,并且目前市場利空因素仍然起影響作用。此處,對于利空因素,個人目前判斷,已處于利空后期,其作用力度會逐步減弱,市場幾次向下沖擊均可見利空因素推波助瀾,但是下行的動力驅動總是缺少些力度,這時需要我們理解這幾輪利空因素的消化情況。當然只是本個時間階段,5月中旬之后至3季度末(即1909期貨合約交割前后)這個時間段。
對于后續2-4個月的利空的因素不如利多的因素。在沿海庫存排庫20余萬噸之后,從本周庫存增量開始,預期庫存增加可能繼續,只是增量不會過大,據目前市場對進口預期情況而言,5月底至6月庫存有增加預期,但是也應看到前期的排庫量是多大,所以累庫情況對于本輪市場行情影響不及庫存峰值當期。后面的累庫是量變的、階段性的,我們看到本周盤面跌幅擴大,擾亂預期,但是本周下跌的因素是產業基本面真正的利空因素主導還是受期貨相關品種帶動,如棉花、乙二醇、PTA、塑料等,值得思考。并且與其他品種相比,甲醇跌幅始終較小,其抗跌能力強,所以可以推導市場不太看好甲醇繼續向下跌的空間。當然看法終歸是看法,做法才是最終決定因素。如果繼續空就看本輪的累庫幅度,看被美國制裁下,從伊朗進口的真正增量,因為實際庫存量要到5月底和6月中旬前后確定,也屬于預期,那么利空也是充滿不確定性。沿海庫存相對3月中旬的113萬噸減少23萬余噸,減少的量是被實際消耗掉,還是轉到貿易商或者其他地方,如果這個量是被真正消化,那說明需求表現很好。
另外一個層面為成本分析,也可以說是利潤分析。西北繼續降價會到成本,假設西北市場價格觸及生產成本1600-1800元/噸附近,那么山東、河南、江蘇等地生產企業運營將出現巨大危機,而且現在的市場煤價不是2015年初的每噸300多元,所以判斷西北在排貨不暢的情況下,最差會維持1800上下百余點附近,后面只是等待利多驅動,如當地久泰的正常運行等因素。當然在分析成本市場時,必然需要考慮原料煤市場,當前煤價受國家相關政策支撐,出現塌陷的可能性極低,那么也就是說只要煤價保持穩定,在需求也恢復穩定的情況下,在利空已經作用市場近半年的情況下,在截止6月底前供應也沒有大幅增量的情況下,目前市場缺少的只是利多的具體事件。
區域化后面可能更明顯,區域價差有可能打開的次數很少,各玩各的,就是控制在區域沒有套利的情況下。那么在這個假設下,西北不跌,華東繼續跌的空間會有多大?這點可以推斷。況且,華東的運行目前還是正常開工,滿負荷,他們生產利潤雖然少還是有,所以降負運行,來倒逼甲醇生產企業停車的可能也是很低的。
利空到極致,后面伴隨的則是潛在利多。產業周期上,很難僅憑一年,就把甲醇從3500元/噸的高價,打壓到生產企業沒有利潤進而停車或者極端的破產,時間上1年太短,3年的周期或許可以。因此對于現在的時間節點,品種間套利角度,甲醇維持多配。6-7月份或者之前,現在醞釀期的利多的因素可能會相繼出來,如果久泰、魯西、誠志、大唐、寶豐、鹽湖等烯烴的逐步落地,出其二則會帶動市場反彈預期。
而對于后期富德、興興等原有的或新建的MTO的經濟性,在當前假設甲醇出現大幅反彈的背景下,烯烴產業沒有利潤,市場則會開始新一輪的唱空,但是對于那個時期而言現在布局的多單已經出清,盤面急轉直下也存在較大可能出現出現。在產業整合期間,就看各方愿意為市場占有率而付出的代價,行業的整合之路一片狼藉,大體烯烴和甲醇企業都會經歷這樣的階段來規模化和產業集中化。
此外,關注的賣出套保量,目前處于大幅減倉階段,由4月15日的18153降至5月16日日的3759,賣出套保離場,空頭信號減弱。
風險點:1. 伊朗是不確定性,無法判斷是利多還是利空,需要具體事件的配合。2.遠期2001合約升水近月期貨和現貨,是做多的風險點。3. 國際原油市場。
策略:1. 單邊多,需要等待盤面企穩,參考2350-2400附近支撐,如果基本面同時利空漸消、利多顯現,則可以分批建倉。2. 正反套目前無合適價位,9-1正套,則到-30附近離場;9-1反套,則等-30到0區間參與,滾動操作。3. 有條件企業買入西北內地現貨,持有,以期9月之前價格在某個時段上行。4. 品種套利,PP-3MA,保持關注。
*數據跟蹤

*港口庫存



(本文章僅供參考!市場有風險,請謹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