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美國制裁伊朗對現在的行情有沒有影響,這個事件也是最近的大事之一。
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制裁周一生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美國將暫時豁免8個國家,允許它們繼續進口伊朗原油。
美國沒有披露這八個國家是哪些國家。然而,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印度、韓國和伊拉克在豁免單之列。
還有人說日本、中國、中國臺灣也在列。另土耳其也自稱有豁免權。
美國宣布將對伊朗實施能源制裁。俄羅斯官員表示,制裁不合法,俄方將繼續與德黑蘭的原油交易。
歐洲各國當然是不希望制裁發生,另2011年美國制裁伊朗時,就有25%或30%的原油轉口歐洲(具體數據記不清了)。歐洲國家對此次的制裁反對抗議我就不列舉了。
對此伊朗更是不慌的。

美國9月份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環比增長1.3%,至540億美元,超過預期并創下7個月高點;對中國的商品貿易逆差達到創紀錄的402億美元。
中美領導人通話、緩和貿易關系,極有可能是特朗普已經意識到貿易戰改變不了美國的貿易赤字,做出的明智決定。
另有人說,特朗普為了拉攏他的選民(特朗普很多選民都是低收入群體),刻意。維持低油價。
那隨著中期選舉的結束和中美關系的緩和,弱勢的油價或許還有機會。
好了,扯那么遠,終于可以說到甲醇了。這波甲醇大跌的直接原因是沿海甲醇集中到港、并且預期到港的貨更多。
本質上甲醇產業鏈上下游博弈的結果,下游主要需求MTO利潤偏低甚至出現虧損,進而導致部分廠家減負、停車,采購進口烯烴單體。
而下游乙烯、丙烯的隨著國際原油下跌出現較大跌幅,其它化工品種也跟跌。甲醇這輪是補跌,也是下游反作用于上游的必然。
然而隨著港口價格的大幅跳水,內陸貨套利空間的全部關閉。進口貨虧損幅度更是擴大。
其中伊朗貨源最低價在363美元/噸,折合人民幣進口價為3115元/噸,進口虧損50元/噸左右;但是非伊朗的貨源進口依舊維持較高價位,每噸進口價格在410美元,折合人民幣進口價為3500元/噸,進口虧損450元/噸左右。
當然因為是拾人牙慧,數據有延遲是肯定。
港口現貨在面臨“無利可圖”的局面,后市如何?
甲醇01合約還在筑底階段,是不是底還不好說,真反彈還是去誘多。我們不去猜,也不應該去猜,因為猜了就是賭。
我們要尋找的是一段相對確定的軌跡,去做跟隨!
華東地區船期報道
10月29日,有船恒宇6自天津碼頭,裝甲醇11700噸,抵達寧波。
11月1日,有船豐海30自天津碼頭,裝甲醇4000噸,抵達泉州。
11月1日,有船豐海28自天津碼頭,裝甲醇6000噸,抵達東莞。
11月3日,有船彩虹島1自天津碼頭,裝甲醇5000噸,抵達營口。
華南地區船期報道
10月24日,有船加勒比精神抵達同舟碼頭,卸甲醇5000噸,來自阿曼。
10月27日,有船法克森抵達港發碼頭,卸甲醇20725噸,來自伊朗。
10月29日,有船圣費爾南多抵達港發碼頭,卸甲醇5249噸,來自新西蘭。
10月30日,有船宇進凱莉自港發碼頭,裝甲醇3000噸,抵達未知。
10月31日,有船月亮灣抵達同舟碼頭,卸甲醇6000噸,來自阿曼。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基于個人認為可信的公開資料或實地調研資料,僅反映本公眾號作者的不同設想、見解及分析方法,但作者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證,且作者不保證所這些信息不會發生任何變更。本公眾號中的信息以及所表達意見,僅作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作者不就報告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投資者根據本公眾號作出的任何投資決策與本公眾號作者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