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港口庫存一直是市場尤為關注的指標,年初累庫與去年相比并不及預期,二季度開始,由于進口利潤持續為負,加上海外裝置輪番檢修,庫存更是創了近年的歷史新低,港口庫存最低降到了40萬噸以下。
而從六月下旬開始,庫存逐漸積累,8月庫存數量更是快速上行。臨近1809交割,甲醇港口現貨和期貨價格都受到壓制,后期市場對于庫存是否能夠持續消化存在較大擔憂。
圖:甲醇近年港口庫存量(萬噸) 圖:甲醇進口利潤情況(元/噸)
2、國外裝置恢復已體現,進口量預期將下行
8月港口庫存積累的一大原因是部分國外裝置重啟,以及港口集中卸貨。伊朗ZPC裝置6月恢復,但沙特、文萊裝置皆不穩定,6月、7月我國甲醇進口量大幅減少,只有大約50萬噸的水平。7月下旬開始,由于伊朗受到美國制裁,我國從伊朗進口價格點數下調,且伴隨著外圍裝置恢復,產品逐漸到港,進口量加速回升,我們預計8月進口量將達到70萬噸,環比增加20萬噸左右。
目前來看,海外裝置目前開工已經處于高位,東南亞馬油裝置重啟大多補充自身需求,屆時進口是否溢出需要觀察,且船貨運輸和卸貨入庫需要時間,短期內出口至中國的量增加概率不大,預計9月進口量環比減少。另外,轉口套利特別是中國出口至東南亞的窗口仍存,轉口的持續性使得甲醇庫存難以持續累積。
3、內地貨源走強,區域間套利減少
另一方面,內地貨源流入港口是庫存累積的第二大原因,今年港口貨源緊缺的主要矛盾一直存在,港口價格持續處在高位,而內地甲醇價格受到下游需求一般影響,價格漲幅不如港口。隨著港口貿易商到內地的“掃貨”動作,內地貨源持續流入港口庫中,導致江蘇港口庫存大增,從內地尤其是山東和內蒙的價格強勢可見一斑。
但套利窗口也不會一直存在,隨著套利的進行,內地漲價迅猛,套利窗口逐漸關閉,按照山東到江蘇200元左右,內蒙到江蘇400左右的運雜費計算,目前內地貨源持續流入恐怕要告一段落。
綜上所述,前期導致港口庫存累積的兩大因素驅動力都有所減弱,9月進口放量的概率較小,內地至港口的套利窗口逐漸關閉。所以我們認為,在內地甲醇供需大致平衡,下游剛需拿貨的情況下,甲醇庫存的快速累積有望告一段落,我們認為庫存高點已經出現,9月庫存有望逐步消化。
圖:地區間價差走勢(元/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