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財政部:國際評級機構在評級方法上的局限性和“順周期”性,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已經備受國際社會和投資者的質疑。國際市場上成熟的專業投資者,都建立了內部獨立的風險定價體系,對中國的真實主權信用狀況,會作出客觀判斷。
2、央行參事盛松成稱,未來M2增速將趨于合理水平,預計社會融資規模和M2增速不一致將逐步縮小。當前造成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M2增速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去杠桿。
3、統計局:今年10月中旬與10月上旬相比,電解銅、燒堿、液化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無煙煤、尿素、紙漿等21種產品價格上漲,螺紋鋼、線材、鉛錠、鋅錠、甲醇、焦炭等21種下降,硫酸、石蠟、焦煤、復合肥等8種持平。
4、美國國會參議院共和黨人Scott: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泰勒似乎在參議院共和黨人關于美聯儲主席人選的假設性投票中勝出;特朗普總統提及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泰勒、美聯儲理事鮑威爾和美聯儲主席耶倫,三人均是人選。
5、美國10月Markit制造業PMI初值54.5,預期53.5,前值53.1;服務業PMI初值55.9,預期55.2,前值55.3。美國10月里奇蒙德聯儲制造業指數12,預期17,前值19。
6、歐元區10月制造業PMI初值58.6,預期57.8,前值58.1;服務業PMI初值54.9,預期55.6。德國10月制造業PMI初值60.5,預期60,前值60.6;10月服務業PMI初值55.2,預期55.5。法國10月制造業PMI初值56.7,預期56,前值56.1;10月服務業PMI初值57.4,預期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