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我國甲醇市場整體呈現震蕩下行走勢,期間國際原油波動,資金政策等宏觀面因素,以及國內外甲醇裝置變化、烯烴企業外采波動、環保檢查等基本面因素共同作用于市場,加大市場波動空間。下面就帶您一起回顧上半年市場的主要事件。
1、 行業利潤好轉,上半年多套長期停車裝置重啟 隨著2016年下半年甲醇市場的持續上行,甲醇企業利潤可觀,2017年初前期部分長期停車天然氣企業裝置陸續重啟。其中青海中浩60萬噸/年的裝置、青海桂魯80萬噸/年的裝置以及達州鋼鐵20萬噸/年的裝置等甲醇裝置在春節前后恢復。新疆巴州東辰18萬噸/年的天然氣裝置于6月中旬重啟,區域內供應量或逐步增加,對周邊市場形成一定沖擊。
2、 產能增速放緩,部分新建裝置投產推遲 ,上半年國內產能變動不大,僅安徽臨渙一套20萬噸/年的新裝置投產。其中上半年最受關注的山東明泉60萬噸/年的新裝置原計劃5月正式投產,截止收稿,據悉其裝置投料,尚未開始銷售。上半年國內產能增速明顯放緩,而下半年國內涉及近400萬噸左右的新裝置投產,國內供應壓力或進一步加大。
3、3月1日鎮海港區寧遠庫爆炸 3月1日鎮海港區內鎮海寧遠化工倉儲有限公司發生火災。據了解,起火物為甲醇。寧遠庫區甲醇庫存不高,故對浙江區域甲醇供應局面未形成太大影響。然起火事故引起浙江地區對于安全檢查的重視,一周時間內,港口船只停靠受限,碼頭作業幾乎停滯,對市場短暫影響。
4、4月中央宣布雄安新區建立,河北環保加碼 4月1日,中央宣布設立河北雄安新區,其重要性比肩浦東新區和深圳特區。為做好雄安新區建設,河北環保廳在雄安新區全面實施“凈土行動”,嚴格防治污染,推進雄安生態建設。對甲醇而言,河北地區是甲醛,下游板材及二甲醚企業的集中地,當地下游小散企業偏多。其中文安地區是國內主要的板材集中地,而在雄安新區設立后,當地集中整治小散企業,清理取締二千多家企業,甲醛行業開工下滑,對甲醇的需求明顯縮減。
5、筑夢“一帶一路”,北方環保壓力進一步加大,山西地區甲醇涉及總產能550萬噸左右,該地作為甲醇主產區之一,多貨源流向河南、山東、河北等地。山西地區作為煤化工重地,也是環保監察的重點地帶。且山西作為京津冀主要的周邊省市之一,5月在一帶一路會議的影響下,市場環保壓力進一步加大。據悉5月山西涉及停工降負產能多達250萬噸左右,區域內供應大幅縮減。
6、春檢集中,供應下滑 3-5月多為甲醇裝置傳統春季檢修期,2017年春檢概念繼續發酵。3月底多廠家傳出檢修計劃,預估4-5月份檢修產能涉及900多萬噸,也為3月底行情反彈推波助瀾。然而基于利潤良好等因素,實際多廠家檢修有所推遲,部分甚至由4月份推遲至7月左右,整體4-7月份檢修廠家較平均,供應處于偏低局面。
7、江蘇盛虹MTO裝置復產,穩定運行 2016年底,常州富德,江蘇盛虹兩套港口烯烴裝置投產,港口甲醇需求進一步增加。而常州富德因利潤等方面因素,于3月底停車待市。盡管江蘇盛虹裝置16年底投產,然其裝置不穩定因素居多,直至5月才進入穩定運行。據悉,目前其裝置負荷穩定在8成左右,港口烯烴甲醇需求穩健。
8、上半年出口增多 ,因3月底常州富德MTO裝置停車檢修,國內需求減弱,加之國際套利窗口開啟,2017年4月,我國甲醇出口量達6.2萬噸(多為保稅轉出口貨物),環比大幅增加1450%,同比大幅增加785.7%,是統計近3年以來我國單月甲醇出口量首次超過6萬噸,超過去年我國甲醇出口總量的82.4%。2017年1-5月,我國甲醇出口量累計在10.48萬噸,同比大幅增加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