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關鍵的中國市場甲醇進口估價堅挺,因為磋商價堅挺以及本周大量交易價走高。周一和周二中國和臺灣市場因清明節假期休市,所以上半周市場交易冷清。大部分亞洲市場商家們關注中國市場以為其首先提供價格方向,然后再決定是否入市。
中國國內市場,華東庫提價格每天都在堅挺,反映期貨市場的走勢。華南庫提價格也開盤走強,但是周四和周五價格小幅疲軟,因為貿易商們獲利回吐以及庫存原因。由于周三庫提和期貨市場價格堅挺,所以進口市場的人氣轉為看漲,這導致議價攀升。然而,市場商家們本周晚些時候更加謹慎,因為華南價格疲軟。此外,關于MTO廠商們裝置開車和運營存在不確定性,這極大地影響到中國進口價格。因此,意向價和磋商價在周五時開始疲軟,不過,價格依然較上周比堅挺。FOB中國市場,價格區間穩定,因為缺乏磋商。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結算價周五為2684元/噸,較上周比堅挺。
韓國市場,現貨磋商基本集中5月下半月到貨的船貨,并且交易價走高,因為中國市場改善。大部分進口商們退場,因為庫存充裕,部分進口商指出他們僅有下周才進入市場開始議價。這些進口商們不急于購貨,因為中國市場后兩天冷清。據悉,中國國內市場基本穩中小幅疲軟,因此部分買家們拒絕上漲的報價。
臺灣,市場沒有現貨磋商。整體看,大部分市場商家退場,因為缺乏購買興趣以及因假期本周交易日縮短。由于中國和韓國價格走高,所以意向價小幅攀升。
印度西海岸市場,國內庫提價格本周多數時間穩定,隨后周五時價格堅挺。相反的影響因素繼續左右印度市場,因此這導致本周大部分時間印度價格依然處于僵局。需求和購買興趣沒有大幅度復蘇,不過,本周是印度新的財政年度開始的一周。此外,港口庫存攀升至大約8-8.5萬噸,這是最近兩個月未見的高水平,因此賣主們的庫存壓力增大。周初市場交易冷清,以內缺乏來自中國的方向指引。然而,由于隨后中國市場面改善,所以印度市場也改觀。此外,部分進口商和經銷商們拒絕下調報價,因為貨物將到貨以及此前采購的價格較高。
進口市場,大部分市場商家們推低價格,盡管中國市場堅挺。只有少數商家認為價格應該穩定,這是因為印度進口價格依然高于中國價格。因此,這些買家和貿易商們預計中國和印度價格的價差還有修正的機會。部分貿易商對4月市場看跌,因為他們預期與3月份比較來自中東的進口量大幅增加。然而,其他貿易商們指出只有少部分通過現貨銷售。
中國估價堅挺,反映一筆交易價和最高的購買意向價。
韓國估價堅挺,反映一筆330美元(CFR韓國)的交易價和一個340美元的報價。
臺灣現貨估價穩定,反映305-310美元(CFR臺灣)的可行價。
東南亞估價穩中堅挺,反映購買意向價。
印度估價疲軟,反映貿易商285美元和300美元的可行價位。